查看: 10750|回复: 0

【乡镇稻虾记录篇2】龙虾畅游麻河口

[复制链接]

26

主题

26

帖子

96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96
发表于 2019-3-31 14:13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(关注“洞庭虾网”微信公众号,了解更多小龙虾养殖技术和资讯。)

       文章来源红网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!

大家好,欢迎来到“洞庭虾网”!麻河口镇由原北河口乡、麻河口乡合并而成,两乡取名 “河口”源于两地原处“河口”之地。据史料记载,北河口因清光绪年间,藕池河中支有支流斜贯垸中,连接西支,形成一个进水河口,且居集成大垸之北。麻河口,因古代有麻河从安乡流至此地,注入洞庭湖,形成河口。


“两河夹一垸”是南县的最大特色,以前镇与镇之间、垸与垸之间均为河流。麻河口镇所属的和康垸,最初是43个小垸,后逐步合并,垸内小河在并垸垦荒中填为平地或围垸成湖,以致现在的和康垸内没有一条河流。和康垸,北连安乡县安化垸,西与南汉垸和安乡县安宏垸隔水相望,东南临育乐垸。垸内总面积93.8平方公里,东、北、西三面偏高,中部及南端稍低,形似凹形盆地,从地图上看就像一条腹大尾小由南向北的流走江豚。江豚是洞庭湖区稀有的水生哺乳动物,体形较大,形似海豚,呈铅灰色或灰白色。渔民出湖,先看江豚,如果江豚频繁露水,头起“拜风”,表明湖面即将出现大风大浪,渔民赶紧停船靠岸,停止出行。江豚是洞庭湖渔民视为生存生活的保护神和“图腾”圣物。虽然没有史料载,没有考证资料,但我大胆猜想,麻河口名字由来传说中的“鱼精”应为江豚。传说中古时期,麻河口一片汪洋,有“鱼精”活动于此。后来“鱼精”想游出此地,游向大海,渔民便张开麻壕,挡住其去路,挽留“鱼精”。环境变化,湖泊变河流,河流成浅滩,江豚失去生存领地,便不得不逐渐迁移,但与江豚有着生生相息、深厚感情的渔民,不惜以麻壕堵住河口,截留江豚。时过境迁,麻河口已是湖泊不再,江豚难觅,但从这麻河口的地名传说中,可以看到洞庭湖的水域变化、环境变迁、物种迁移,以及人与自然的相存相依。


今日的麻河口镇垸内,既不见河,也不见河口,但是历史上的湖河交错,奠定了麻河口的渔业发展基础。麻河口作为南县的渔业大镇,镇域养殖水面近2万亩,占全县养殖水面的七分之一,尤其以特种水产为盛,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曾是甲鱼养殖大镇。这些年,麻河口镇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,将稻虾种养作为推进产业扶贫、产业兴镇的主导产业,稻田养虾迅速发展,全镇能够种水稻的耕地已基本改成虾田,稻虾种养面积4.5万亩。

垸田海拔29米,堤高海拔35米至38米。堤高垸低,是千百年来湖区人民围垦造田、开荒拓土的历史见证,是湖区人民不畏灾难、改造自然的不朽丰碑。沿着藕池中支,我们在大堤上缓缓南行,透过车窗,放眼望去,油菜花开,遍地金黄。花丛中,一抺清水,明亮如镜,那是虾田。油菜高杆,档住视线,虾田躲进了花丛,看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花海。阳光下,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摇曳,时而相拥,时而嬉戏,百般娇媚,千姿柔现。车子转弯时,错开油菜花的虾田波光粼粼,那是龙虾的乐园。凝视虾田,遥想花落虾田,虾含金花,那是怎样的田园春色。打开车窗,油菜花香扑面而来,深吸一口,鼻子里、毛孔里、血液里,都是一股淡淡的甜甜馨香,让来时还不停咳嗽的我一时神清气爽。同事笑着说,“这油菜花香是可以治病的。”堤下油菜花中,蝴蝶飞舞,蜜蜂采蜜。在这满眼鲜花、满是花香的蜿蜒河堤上前行,感受的是春光,畅想的希望,真是一个令人陶醉、令人神住的地方。


沈家洲,藕池中支与藕池西支夹着的一个小垸。两条河流自北向南绕麻河口的东西两侧缓缓流淌,在沈家洲最南边的刘家垸汇合。如果说麻河口像一条江豚,沈家洲便是江豚的豚尾。车行至沈家洲的一片稻虾基地时,一群老农正从虾田边扛着锄头走向河堤,我们赶紧停车。河堤上的路标显示,“南间堤村(原沈家洲村)”。南间堤村,由原沈家洲村等几个村合并而成。由于村里的藕池中支与藕池西村之间有道“南间堤”,新合并的村便取名南间堤村。据介绍,麻河口原有的43个小垸在并垸围垦中大多去堤并垸。因“南间堤”的保留,其南边沈家洲仍为相对独立的小垸,恰似麻河口的历史记忆。


麻河口的村组地名也是南县地名中最有代表性的,有以人物姓氏命名的,如沈家洲、姚家台、蔡家铺、曹家铺、陈家渡、李家台、季家台,这些地方应为其姓氏先辈曾在此垦殖或居住;有以地形地貌命名的,如恒丰垸、长康垸、官正垸、德和垸、黄茅岭、兆和岗、鸡公嘴,这些地方曾经乃至现在的地形地貌便是如此;有以历史遗迹命名的,如恒兴祠、南湖寺、显化寺、五皇庙、五百庙、皮家塔,可想这些地方曾经佛道盛行;有以计量工具命名,如九百弓、六百弓、三百弓,弓在古代是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,一弓为五尺,三百六十弓为一里,可见这些地方曾是垦民一弓一弓垦荒的垦殖区域。想着这些名字的由来,我好奇地向村民发问,“这沈家洲姓沈的多吗?你们姓沈吗?”村民告诉回答,“村里姓沈的不多。”在场村民都不姓沈。世事沧桑,很多在变,但历史的内核、文化的积淀永远不会变。


老农们告诉我,他们刚给稻虾基地旁的村道挖完树坑,正准备收工回家。“植树要钱吗?”我问。“树苗由村里提供,挖树坑和植树由村民投工投劳”,村里的孙支书快人快语。“以前村里的路都是泥路,一遇下雨出不了门,搭帮县里的扶贫工作队,村路都已硬化为水泥路。”说起精准扶贫给村里带来的变化,大伙七嘴八舍说过没完。最让村民自豪的是,稻虾种养让老百姓实实在脱了贫、致了富。“村里原有320户贫困户,现在只剩16户,这16户今年也能脱贫”,孙支书信心十足。沈家洲村虽然两面临河,但是过去排灌不便,天晴旱灾,下雨内涝。去年,镇政府为村里增设了两台机埠,旱时抽水,涝时排渍。排灌问题解决了,村民发展稻虾的积极性一下子提了起来。以前,村里一些耕地高低不平,去冬今春镇政府又组织进行土地平整。虽然土地平整还没结束,就已按每亩800元的流转费全部流转给了种养大户。


“稻田养虾效益好,村民还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吗?”我对农民的土地流转积极性不理解。旁边的老胡马上给我算起土地流转收益账:每亩政策性补贴150元、土地流转费800元,土地流转后还可就地安排一个劳动力,季节性用工每天180元,常年用工每月3000元,不种地的就地收入也有一、二万元,还可让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,比自己种田划得来。农民是最实际的经济学家,老胡的土地流转账告诉我们,农业生产必须走高效益的规模化发展道路,让高效益、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单位农田效益和单位劳动力效益。


村民朴实,交谈自然,十分畅快。老胡今年62岁,一家四口,去年家里的稻田全部养虾,亩纯收入三千多元,今年又流转了三十来亩。老胡和自己在家养虾,儿媳外出打工,一家人就业合理分工,收入可观。问稻田养虾辛不辛苦?村民们异口同声说,“不辛苦”。耕地有旋耕机、插田有插秧机、收割有收割机,施药有直升飞机(统防统治),何况稻田养虾基本不施农药,稻田养虾不辛苦。老胡则说,四到六月的收虾季节还是挺辛苦的,但一年也就辛苦三个月,冬闲时还可外出做工。问其今年的收入预期,他笑着说,“希望每亩赚个五千来块。”


看着大伙说得起兴,旁边的小何主动介绍起了他的虾农虾事。1972年出生的小何,以前在外打工,村里水利条件改善了,也就回来养虾了,现在有稻虾面积两百来亩。他指着旁边的虾田说,“这一大片是去年冬天流转过来新开挖的,正在培肥水质,三月底或四月初可以投苗。”他还告诉我们,他和村里的稻虾种养户联合成立了稻虾合作社,大家一起交流养虾技术,一起买虾苗,一起卖成虾。问其投入成本,他介绍,每亩成本要三千多元,但当年投入,当年可收回成本;养得好的话,除去成本还有赢利。


说到养虾效益,大家指着陪同我们的镇畜牧水产站站长廖建平说,“他是养虾高手,去年靠养虾给儿媳买了一台奥迪车。”经大家这么一说,我顿时来了兴趣,提出去廖站长的稻虾基地看看。廖站长以前工作在南洲镇,当过渔场场长,六年前调任麻河口镇畜牧水产站站长。长期从事水产工作的廖建平,有水产养殖技术特长,2015年响应县里发展稻虾种养的号召,在官垸村流转稻田120亩带头进行稻虾种养示范,去年稻虾纯利70万元。老廖介绍,自己养虾后,在长沙开饭店的女婿、在深圳做生意的儿子都回来了,全家一起养虾。廖站长指着身边的虾田说,“这丘虾田去年每亩纯利八千多元。收虾的时候,一个虾笼满满的全是虾,拖都拖不起,几笼下来就是一船虾,好几次把船都弄沉了。”说起收虾,老廖一脸的幸福。问其周边的养虾情况,廖站长介绍,官垸村是全县最大的稻田养虾村,养虾面积近万亩,百分九十的稻田是虾田,百分九十的农户是养虾户。他指着与其虾田相邻的一丘虾田说,“这丘虾田是赵剑的,二十九亩,去年赚了三十万元,比我还养得好”。


正在虾田干活的廖站长的女婿小高则向我们讲起稻田养虾秘诀,一定要精细管理,尤其要勤看水质,勤看虾苗生长,小龙虾要养好,一是水质要好,二是水草要丰,水草丰则龙虾肥。这时候,廖站长的儿子带着几个小伙子也来了,他们不但养虾,还做起了龙虾贩运,将南县小龙虾销往重庆等地。他介绍,现在的小龙虾价格每斤40多元,是小龙虾出产旺季时的三至四倍。他家养虾效益好,既靠产量,又靠质量,还靠延长上市时间,每年小龙虾上市从四月,一直到十月。


稻田养虾,是门技术活,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。传统的小龙虾“自繁自养”,虾苗种质退化,影响小龙虾的品质和效益。东胜村的助农科技正在探索的“育养分离”模式,其稻虾基地我曾来过几次。去年最后一次来的时候,正值菊花盛开,田里养虾,田埂种菊,一派“稻虾水灌菊花开,菊花引得龙虾来”的喜人景色。今天再次走进助农科技,其变化令人震惊,基地铺设有一条彩色地砖的参观游道,三个钢架展示窗已安装完毕,小龙虾稻草人立于田埂,这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稻虾基地,而是一个极具观赏价值的稻虾公园,多功能农业在这里得到较好展现。助农科技的稻虾种养理念和种养技术首屈一指,整个基地实行溯源监控、电子测水调温,主要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微流水增养也在这里被派上用场。“小龙虾耐氧性强,怎么要用增氧设施?”我不解地向基地负责人发问。黄总回答,“理论上,增氧有利于小龙虾脱壳和生长,这是在做实验。”助农科技的稻虾基地就是一个助推稻虾种养的试验地,稻虾种养需要有像黄总一样的有情怀、有闯劲的农民科学家。


基地的“育养分离”实验区是一片新开挖的基地。黄总介绍,“育养分离”就是“改育养同田为育养分区”,育虾苗与养成虾分离,育虾苗的区域,专业育苗;养成虾的区域,只养成虾。虽然我对小龙虾“育养分区”的专业知识不太了解,但让我想到是,生猪养殖实行的是母猪、乳猪、育肥猪分区、分舍饲养。小龙虾的“育养分离”,其原理应该也是如此。如此一来,育虾苗的,专业育苗,虾苗质量好、成活率高;养成虾的,专业养虾,成虾生长快,效益高。我相信,这种“育养分离”模式必将成为引领稻虾种养的新模式。


麻河口镇新变化,稻田尽是小龙虾。小龙虾正以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引领着现代农业、现代渔业,正在逐步成为麻河口人的致富“图腾”。

(作者:武深树,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办公室主任,现挂职南县县委常委、副县长。写于2019年3月19日,星期二,天气晴。)

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临走点下方拇指留个手印证明来过。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“分享到朋友圈”,欢迎大家留言互动!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邀请好友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